吴江聚力打造省级农村物流达标县

编辑发布时间:2025-02-06 03:21:25 信息来源:https://www.ist56.cn 作者:好运吉通供应链

自今年3月份被纳入全省农村物流达标县建设计划以来,吴江区以“城乡共配、吴优其流”为主题,围绕“12345”创建工作体系开展农村物流达标县创建工作,即坚持“发展农村物流,服务乡村振兴”这一创建理念,整合两类客货资源,初步形成“3+14+210”的区、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架构,遵循四项根本原则和探索创新五种发展模式。

一、坚持一个创建理念

围绕“发展农村物流,服务乡村振兴”这一创建理念,吴江区坚持以提高城乡物流服务覆盖率和服务品质为目标,以提升城乡物流服务供给为主线,通过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创新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加强农村物流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培育农村物流经营主体等手段,全面提升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流服务保障。

二、整合两类客货资源

充分利用农村客运资源。对平望客运站进行功能升级改造,利用站内闲置场地设立快递服务工作站,进一步拓展客运站物流服务功能。依托行政村100%通公交的运输服务网络,引导公交公司与邮政快递企业开展合作,降低农村物流的末端配送成本。

积极整合农村物流资源。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电商等在农村地区的现有网点,实现节点资源共享。通过多家快递公司组建第三方快递共配主体宝必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统一作业标准,提升共配服务效率。

三、健全三级物流体系

不断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初步形成“3+14+210”的区、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架构,统一命名挂牌了“城乡共配、吴优其流”的形象标识。

打造多模式区级农村物流中心。建成了支撑长三角一体化的特大型冷链物流中心,整合全行业主要快递品牌成立了共同配送公司,打造了“产、运、储、销”全产业链的农产品服务体系。

构建多功能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在实现11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基础上,积极打造镇级综合运输服务站和具有冷链功能的镇级农村物流节点。

形成多元化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依托为农服务社、村邮驿站、邮乐购超市以及村委会等形式,实现吴江区210个行政村农村物流服务点全覆盖,主要品牌快递建制村直投率达到100%。

四、遵循四项根本原则

一是民生优先、统筹城乡。以满足“三农”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提升农村居民物流使用体验,推进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创新农村物流服务模式。成立吴江区农村物流工作领导小组,为农村物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资源整合、融合创新。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商贸、农业、供销、电子商务等行业融合发展,构建多方共建、优势互补的融合发展新机制。

四是因地制宜、示范引领。选择合适的建设路径和工作重点,探索具有吴江特色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和亮点做法,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全区农村物流服务水平。

五、创新五大发展模式

引导“企业合作共配”型发展模式,着力实现行业领先快递共配。通过加强“快快合作”和深化“邮快合作”,实现区级多品牌快递共同分拣和镇村末端共同配送,多维度拓展农村寄递市场,突显吴江快递共配特色。

鼓励“平台资源集聚”型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专业冷链物流发展。天辰冷链通过标准化冷库建设,建立“标准化、系统化、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为入驻商户提供专业冷链仓储和交易集聚平台。

推行“产供销一体化”型发展模式,充分突显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依托三港、江澜、骏瑞等企业,建立以“基地+厂家—配送中心—客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配送服务体系,搭建起涵盖“产、运、储、销”全产业链的“生鲜生态圈”。

打造“交邮深度融合”型发展模式,有效服务农村物流发展。形成以交通、邮政为主的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利用客运场站闲置场地资源和公交平峰时段空余运力资源,开行“交邮惠民”公交示范邮路。

探索“线上线下”型发展模式,积极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吴江云商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互为补充的运行模式,打造了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渠道、线上线下同步交易的综合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城乡共配,吴优其流”。吴江区交通运输局将以此次牵头创建农村物流达标县为契机,进一步打造“城乡共配,吴优其流”特色农村物流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推动示范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湖区”和“乐居之城”做出积极贡献。